南瓜园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查看: 1173|回复: 0

唐诗中你无法绕开的诗人,其影响贯穿古今,你要了解一下吗?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8-6-15 10:34:3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唐代是诗的盛世,诞生了一大批杰出的诗人,留下了许多精彩绝伦的诗作,在往后的一千多年的历史中,从未有哪个朝代的诗作超越唐诗。当你我品读着一首首文采斐然的唐诗时,可能会有这样的疑惑:为什么如今没有像唐诗那样精彩的诗作?每一个时代都有其代表性文学样式,正如词的盛世在宋代。唐诗的鼎盛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,可谓是水到渠成。
唐诗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,它已经深深的融入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液之中。从小我们读唐诗,背唐诗,即使多年未读唐诗,有些唐诗仍深深的印在脑海中,可以脱口而出。

说到唐诗,自然最先想到的是李白,杜甫这两位站在唐诗之巅的诗人,但是今日为大家介绍唐初的一位诗人,他可以称得上是李杜二人的老师。李白在《 赠僧行融》中写道:“梁有汤惠休,常从鲍照游。 峨眉史怀一,独映陈公出。 卓绝二道人,结交凤与麒。”;杜甫在诗《陈拾遗故宅》中写道:“公生扬马后,名与日月悬。”;韩愈 《荐士》一诗中写道:“国朝盛文章,子昂始高蹈。”你能猜出这位诗人是谁吗?此人便是陈子昂,一位影响唐代诗文风格的走向的诗人,一位敢于变革的先行者,一位在唐诗中你无法绕开的诗人。

陈子昂,字伯玉,出生在四川,家中颇为富裕。年少的时候,吃喝玩乐样样在行,可谓是典型的纨绔子弟,喜欢任侠仗义,十七、八岁,尚且不知书。据说有一次他玩剑伤了人,便弃武从文,专心读书,立下治国平天下的的理想,并一生为之努力。 陈子昂天资聪颖,善于思考,当时参加科举考试,除了要才华出众,而且名气也很重要,当时的长安,人才济济,要想出名可不容易。
一日,陈子昂在街上闲逛, 恰巧有一人卖胡琴,索价百万,围观者莫敢问津,陈子昂挤进人群,买下此琴。次日宴请长安豪贵,捧琴感叹道:“蜀人陈子昂,有文百轴,不为人知,此乐贱工之乐,岂宜留心。”话完即碎琴,遍发自己的诗文给与会者,从此在长安名声大噪。用现在的话来讲,陈子昂很会“炒作”,深谙人性,当然这样的“炒作”要想成功,很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陈子昂确实才华横溢,否则很难成功。

步入仕途的陈子昂,敢言直谏,不畏权贵,也曾带兵出征,那首耳熟能详的诗作《登幽州台歌》便是出征契丹时所作。这样一位心怀天下的志士,被奸人所害,死于狱中,这样的结局令人唏嘘不已。虽然陈子昂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未曾实现,但其文学改革的主张却很好的贯彻下去了,深深的影响了唐代诗文风格的走向。
陈子昂的《修竹篇序》是唐代诗文改革的宣言,文中鲜明的指出:“ 文章道弊,五百年矣。汉魏风骨,晋宋莫传“、“ 齐梁间诗,彩丽竞繁,而兴寄都绝”。 齐、梁之间的诗文,词藻华美而内容空虚,缺乏诗文结构,而唐初的文坛便继承了这种风格,陈子昂主张反对齐梁的浮艳之风,复汉魏风骨。陈子昂不仅提出了诗文改革的理论,而是将其践行在诗文的创作中,作品是诗人最好的发言人。陈子昂的 《感遇三十八首》便是其诗文改革成果。

《感遇三十八首》可能很多人没有读过,但是该组诗作品在唐代备受推崇,杜甫,李白,白居易都曾对它赞不绝口,对他们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。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,可以读一读。这里就选取其中的一首诗,给大家一个直观的感受。
《感遇·其二》
兰若生春夏,芊蔚何青青。
幽独空林色,朱蕤冒紫茎。
迟迟白日晚, 袅袅秋风生。
岁华尽摇落, 芳意竟何成!
陈子昂最出名的诗是《登幽州台歌》,千百年来不断的被人们所传诵。

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。
念天地之悠悠,独怆然而涕下。
这是一首登高怀古之作,当时陈子昂随军出征契丹,不被重用,于是登上幽州台,有感而发作下这首千古绝唱。 幽州台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。虽然这首诗只有短短的二十四字,但却描绘了诗人孤独遗世、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。在历史的长河中,像陈子昂这样心系天下,壮志凌云的仁人志士有很多,如屈原,李白,杜甫,辛弃疾。他们是时代的孤独者,但从未被人们所忘记。
虽然陈子昂的诗作不是很多,但却深深的影响着唐诗的发展,是一位大功臣,在唐诗的发展的历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请大家牢记南瓜园网址 www.nan2008.com

QQ|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南瓜园

GMT+8, 2024-6-3 04:46 , Processed in 0.137790 second(s), 15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